4、机关事务法制建设上的不健全 对于当下而言,机关事务是机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基于事业单位机关事务工作的现状,要从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两方面的角度,借鉴我国其他类似行业的立法的经验,抓紧时间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国统一的、明确的机关事务管理上的行业性法规或行业性守则条例,从根本上达到明确机关工作职能,完善机关事业建设的目的。促进机关管理部门集中精力做好统一规划、配置资源、组织服务和强化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。否则,在没有行业明确标准、机关事务模糊不清的情况下,极易造成管理混乱,对机关事务的运行是非常危险的。 5、机关事务传统观念上的不公正 任何一项事务都处在当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双重影响中,因此,它也必定会受到许多传统观念上的不公正对待。一般来说,机关事务工作所受到的偏见有以下两点:一是认为机关事务就是管理吃喝拉撒睡的后勤工作;二是认为机关事务是低于其他部门的服务机构。这两点,都是认识不够正确的。由于机关事务工作的特殊性,其管理工作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,在许多情况下处于“弱势部门”,就极易给人造成“跑腿的”或者“打下手”的印象。 三、如何补充机关事务的缺陷,提高机关事务的重要性 1、坚持以人为本,加强机关队伍建设 任何一个事业单位都是由“人”组成的,因此机关事务各项工作的达成、服务质量的提高,就是坚持以人为本。同时它也是做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关键。不仅要大力倡导“爱国守法、团结友爱、勤俭自强、无私奉献”的道德规范,还要开展关于讲道德、讲奉献、讲风格的思想道德建设,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感,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机关事务单位的一部分,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友爱、遵守纪律、懂得技术、善于学习的专业工作人员。 2、提高管理水平,重新树立机关事务工作形象 加强管理工作,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,以它作为思想的根本,才能够进一步达到使机关工作全面、协调并且持续发展。提高管理水平,不仅仅要求机关事务单位以人为本,更要求的是以管理作为核心,提升管理的理念,加强规范化、专业化的建设。把单纯从“财物”的概念上,升华到对人的管理,才是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。 3、明确管理职能,加强工作重心,提升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,我们知道只有充分了解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念,才能够使得工作得到进步。在当前的形势下,我国国有的资产,按照其属性划分,可以分为国有企业资产和政府资产两部分。前者从事的主要是生产经营性方面的活动,而后者主要是保障机关正常的办公需要。前者实现的是资产的“保值、增值”,而后者实现的则是“合理分配”。两者从工作目的就大有不同。因此,前者就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管理机制,而机关事务所属于的后者,则管理分类较为混乱,管理目标不够明确。因此,首先就必须将其权利分散,尤其是要将决策和执行两方面的功能分开,设立专门的机构,达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、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。同样,这种方式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,防止了一系列的违法违规行为产生。这种概念上的理论模式,就是:财政、主管和行政三级分开,并依次进行,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所需要的目的。 4、创建合理的法律法规,明确机关事务工作行为准则 “依法行政”是我国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准,因此,一套合理的法律法规也是任何事业单位进行事业履行的重要依据。相关报告称,在2010年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,但在机关事务一块,其法律还不够完善。因此,机关事务工作往往受到领导个人意志等主观行为的影响,这一方面不仅降低了工作的效率,也降低了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信誉度。通过立法来改革机关事务的管理体系,明确其工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定位,健全相应的财务体系,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,有理可据,才能够使机关事务工作得到应有的完善,走上正轨。 四、结论 多年以来,我国的事业单位,仅仅重视对外提供公共服务,而忽略了内部自身的管理,对事业单位内部的问题缺乏思索和研究。这就导致了机关事务工作往往被不认可甚至是忽略。但在现代管理学理论里,对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,是一个机关单位进行优良工作的前提,因此机关事务工作,其实是常常被小看的重要工作。但是,任何一个被认可的工作都需要有有效而效率的实行方式,从而体现出其能力和价值,而现代机关事务工作,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。需要将人们在认识上根本的发生转变,就要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,而价值的发挥,就在于自我的改善和进步。当机关事务的工作得到提高,就能够使整个政府工作得到改善和增强,对于政府而言,是非常有利,而且非常重要的。 【参考文献】 [1]刘刚: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及职能研究[D].山东大学,2012. [2]裴丽娅:事业单位机关事务管理初探[J].西南农业大学学报,2011,9(9). [3]裘建平:新形势下机关事务工作的创新发展[J].探索,2012(1). |